忮

※ 忮的意思、基本解释,忮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拼音 zhi 注音 ㄓˋ
部首 忄部 总笔画 7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五笔 NFCY 统一码 5FEE
笔顺 丶丶丨一丨フ丶
名称 点、点、竖、横、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ì(ㄓˋ)

⒈  害,嫉妒,狠:“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⒉  违逆;刚愎:“不忮于众”。

English

stubborn; perverse; aggressive

康熙字典

忮【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支義切,音寘。《說文》很也。从心支聲。一曰懻忮,强害也。《詩·邶風》不忮不求。《莊子·齊物論》大勇不忮。

通作伎。《詩·大雅》鞠人伎忒。

《集韻》奇寄切,音芰。詩不忮不求,韋昭讀。

《集韻》居企切,音馶。

?切,音企。

章移切,音支。義?同。

《集韻》翹移切,音祇。彊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忮【卷十】【心部】

很也。从心支聲。之義切

说文解字注

(忮)?也。很者、不聽从也。雄雉、瞻卬傳皆曰。忮、害也。害卽很義之引申也。或叚伎爲之。伎之本義爲與。許人部伎下引詩?人伎忒。言叚借也。从心。支聲。之義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