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
拼音
sui
注音
ㄙㄨㄟ
部首 隹部 总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KJWY 统一码 96D6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 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部首 隹部 总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KJWY 统一码 96D6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 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雖
⒈ 連詞,把意思推開一層,表示“即使”或是“縱然”的意思,後面多有“可是”、“但是”相應:雖然。雖則。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异体字
- 虽



English
although, even if
康熙字典
雖【戌集中】【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
《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
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又《玉篇》推也。
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雖【卷十三】【虫部】
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息遺切
说文解字注
(雖)佀蜥易而大。易各本作蜴。誤。今正。此字之本義也。自借以爲語䛐。尟有知其本義者矣。常棣云。每有良朋。又云。雖有兄弟。傳云。每、雖也。凡人竆極其欲曰恣雎。雖卽雎也。按方言守宮在澤中者、東齊海岱謂之螔䗔。注云。似蜥易大而有鱗。䗔字疑雖之誤。从虫。唯聲。息遺切。十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