縰
拼音
xi
注音
ㄒ一ˇ
部首 糹部 总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XTHH 统一码 7E30
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ノノ丨丨一丨一丨一ノ丶
名称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撇、竖、竖、横、竖、横、竖、横、撇、捺
部首 糹部 总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XTHH 统一码 7E30
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ノノ丨丨一丨一丨一ノ丶
名称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撇、竖、竖、横、竖、横、竖、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縰
⒈ 〔縰縰〕众多的样子。
⒉ 古同“纚”,古时用来束发的布帛。
异体字
- 纚

English
band for the hair
康熙字典
縰【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
所綺切,音蹝。《類篇》纚或作縰。《禮·內則》櫛縰筓總。《註》縰,韜髮者也。
又《宋玉·高唐賦》縰縰莘莘。《註》衆多之貌。縰與纚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纚【卷十三】【糸部】
冠織也。从糸麗聲。所綺切
说文解字注
(纚)冠織也。冠織者、爲冠而設之織成也。凡繒布不䇓翦裁而成者謂之織成。內則注曰。縱、韜髮者也。士冠禮曰。纚廣終幅長六尺。注曰。纚、今之幘。終、充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之矣。禮經贊者奠纚而後設纚。賓正纚乃加冠。是以纚韜髮而後冠也。此纚葢織成。緇帛廣二尺二寸、長衹六尺。不待翦裁。故曰冠織。漢制。齊三服冠獻冠幘縰。正是織成者。注云。如方目紗。按引申之、网有名纚者。薜綜曰。纚網如箕形。狹後廣前。西京賦曰。纚鰋鮋。吴都賦曰。纚鱨魦。○釋名。纚以韜髮者也。以纚爲之。因以爲之名。按劉語似誤。本爲韜髮之偁。繼乃以爲帛偁。如劉語乃倒其先後矣。从糸。麗聲。所綺切。十六部。亦作縰、同。問喪雞斯、卽筓纚之叚借也。謂㠯緇帛韜髮。六字各本無。依集韵、類篇、韵會所引皆有。葢古注之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