褫
拼音
chi
注音
ㄔˇ
部首 衤部 总笔画 15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金 统一码 892B
笔顺 丶フ丨ノ丶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名称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撇、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部首 衤部 总笔画 15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金 统一码 892B
笔顺 丶フ丨ノ丶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名称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撇、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褫
⒈ 剥夺:褫夺(依法剥夺)。褫革(革除,剥夺)。褫职(革职)。褫魄(使人失魂落魄)。
⒉ 脱去,解下:解佩而褫绅。
异体字

- 裭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trip, tear off, undress
康熙字典
褫【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爾切,
音豸。奪衣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疏》三見褫脫。
又《集韻》丑豸切,音
。義同。
又《廣韻》衣絮編也。
又演爾切,音酏。福也。
又相支切,音斯。余支切,音移。義
同。
又《韻會》直吏切,値去聲。解也,脫也。《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註》直吏反。
又《廣韻》直离切《集韻》
知切,
音馳。蓐衣又曰褫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褫【卷八】【衣部】
奪衣也。从衣虒聲,讀若池。直离切
说文解字注
(褫)奪衣也。奪當作敓。許訓奪爲遺失。訓敓爲彊取也。此等恐非許原文。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周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侯果曰。褫、解也。鄭玄、荀爽、翟元皆作三拕之。荀、翟訓拕爲奪。淮南書曰。秦牛缺遇盜拕其衣。高注。拕、奪也。拕者、褫之假借字。十七十六二部音冣近也。引伸爲凡敓之偁。从衣。虒聲。讀若池。直离切。十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