逿
                                        拼音
                    dang
                                        注音
                    ㄉㄤˋ
                                        
部首 辶部 总笔画 12画 结构 左下包围
五笔 JGQP 统一码 903F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丶フ丶
名称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点、横折折撇、捺
                                部首 辶部 总笔画 12画 结构 左下包围
五笔 JGQP 统一码 903F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丶フ丶
名称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点、横折折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逿
⒈ 跌倒:“式耻之,阳醉逿地。”
⒉ 古通“荡”,摇荡,冲击:“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逿心主。”
异体字
康熙字典
逿【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
音宕。《廣韻》過也。
又《集韻》失據而倒也。《前漢·王式傳》陽醉逿地。
又盪也。《史記·倉公傳》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註》逿者,蕩也。謂病蕩心者,猶刺其心也。
又《集韻》《韻會》
徒郞切,音唐。突也。《張衡·思
賦》爛漫麗靡,藐以迭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