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
拼音
dang
注音
ㄉㄤˋ
部首 石部 总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DJGR 统一码 78AD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
名称 横、撇、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部首 石部 总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
五笔 DJGR 统一码 78AD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
名称 横、撇、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碭
⒈ 见“砀”。
异体字
- 砀
English
brilliantly colored stone with veined patterns in it
康熙字典
碭【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
音宕。《說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
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義
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碭【卷九】【石部】
文石也。从石昜聲。徒浪切
说文解字注
(碭)文石也。地里志。梁國碭縣。山出文石。應劭云。碭山在東。師古云。山出文石、故以名縣也。按以碭名山。又以碭名縣。本爲文石之名。从石。昜聲。徒浪切。十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