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
拼音
kui
注音
ㄎㄨㄟˇ
部首 足部 总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土 五笔 KHFF 统一码 8DEC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一
名称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横、横、竖、横
部首 足部 总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土 五笔 KHFF 统一码 8DEC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一
名称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跬
⒈ 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跬步。
⒉ 一时的,眼前的:跬誉(近誉,一时的好名声)。
异体字
- 䞨
- 蹞


造字法
形声:从足、圭声
English
to step; a stride equal to half a pace
康熙字典
跬【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丘弭切《集韻》《韻會》《正韻》犬繠切,
音頍。與䞨同。《揚子·方言》半步爲跬。《玉篇》舉一足也。《類篇》司馬法,凡人一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步,六尺也。《禮·祭義》故君子跬步而不忘孝也。《集韻》或作頃蹞窺
。
又《集韻》空媧切,音咼。義同。
又先結切,音屑。疲也。一曰分外用力貌。《莊子·騈拇篇》敝跬譽無用之言。《音義》敝跬,用力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䞨【卷二】【走部】
半步也。从走圭聲。讀若跬同。丘弭切
说文解字注
(䞨)半步也。今字作跬。司馬法曰。一舉足曰跬。跬三尺。㒳舉足曰步。步六尺。从走。圭聲。讀若跬同。丘弭切。十六部。讀若跬同。當作讀若圭三字。淺人所改也。伍被傳作窺。同部假借。祭義作頃。異部假借。支與淸轉移次近也。荀卿子作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