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
                                        拼音
                    nian
                                        注音
                    ㄋ一ㄢˊ
                                        
部首 黍部 总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火 五笔 TWIK 统一码 9ECF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丨一丨フ一
名称 撇、横、竖、撇、点、撇、点、竖钩、点、提、点、点、竖、横、竖、横折、横
                                部首 黍部 总笔画 17画 结构 左右
五行 火 五笔 TWIK 统一码 9ECF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丨一丨フ一
名称 撇、横、竖、撇、点、撇、点、竖钩、点、提、点、点、竖、横、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黏
⒈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异体字
- 䴴
 

造字法
形声:从黍、占声
English
stick to; glutinous, sticky; glue
康熙字典
黏【亥集下】【黍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
音䬯。《說文》相著也。《廣韻》黏麴。
又《韻會》亦作溓。《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鄭司農云:溓讀爲黏。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又《正韻》尼欠切,聶上聲。《集韻》䵒也。《正韻》膠黏。
又稠也。俗作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黏【卷七】【黍部】
相箸也。从黍占聲。女廉切
说文解字注
(黏)相箸也。有叚溓爲黏者。如攷工記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是。从黍。占聲。女廉切。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