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俳
⒈ 古代指杂戏、滑稽戏:优俳。
⒉ 演杂戏的艺人:俳优。俳倡。
⒊ 诙谐,玩笑,滑稽,幽默:俳文。俳谐。
异体字
- 徘
 
造字法
形声:从亻、非声
English
actor; vaudeville show; insincere
康熙字典
俳【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
音牌。俳優,雜戲。《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俳佪,亦作徘徊。《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俳【卷八】【人部】
戲也。从人非聲。步皆切
说文解字注
(俳)戲也。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亦謂之優。其實一物也。从人。非聲。步皆切。十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