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1. 凌月看着娘亲又拿着已泛起毛边的家书默默出神,便知道娘亲又在想父亲了,她放轻脚步进得屋来,做到一边小凳上,摆弄着刚从自家鸭子身上拔下的鸭绒。
2. , 这家书店的售货员百问不厌,百拿不烦。
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 一斗炊烟,撑起那个家;一碗清茶,捧起我长大;一双布鞋,踏遍路万里;一个信念,壮志扬天涯;一纸家书,躬表万言情;一行热泪,感念父母恩。
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 曾国潢在家书中绘声绘色记载,一位族叔“为命件事”“接官”,地方官问他是何人,衙役们回答,是“曾某大人令叔”。
8. 另一个革命党人林觉民几年后写给妻子的遗书凄切动人,颇具文学色彩,相比之下,吴樾写家书时的笔调要平淡得多。
9. 一座现代化写字楼矗立在这家书店的故址上.
10. 一座现代化办公大楼矗立在这家书店的故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