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成乌
拼音
sān xiě chéng wū
注音
ㄙㄢ ㄒ一ㄝˇ ㄔㄥˊ ㄨ
繁体
三冩成烏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字等。
出处 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
例子 若两《会仙记》,邑中尚少副本,故未免传讹,何怪此事之三写成乌。清·任安上《与吴拜经书》
近义词 三写易字
结构 紧缩式 感情 中性 字数 四字 年代 近代 热度 一般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字等。
出处 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
例子 若两《会仙记》,邑中尚少副本,故未免传讹,何怪此事之三写成乌。清·任安上《与吴拜经书》
近义词 三写易字
结构 紧缩式 感情 中性 字数 四字 年代 近代 热度 一般
意思解释
同“三写易字”。
※ 三写成乌的意思解释、三写成乌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三写易字 | 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