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肉之叹
拼音
pí ròu zhī tàn
注音
ㄆ一ˊ ㄖㄡˋ ㄓ ㄊㄢˋ
繁体
脾肉之嘆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自我感叹。
出处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例子 郭沫若《革命春秋·到浦东去来》:“十日不见,多少有点脾肉之叹的向华似乎更加焕发了。”
近义词 髀里肉生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字数 四字 年代 古代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自我感叹。
出处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例子 郭沫若《革命春秋·到浦东去来》:“十日不见,多少有点脾肉之叹的向华似乎更加焕发了。”
近义词 髀里肉生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字数 四字 年代 古代
意思解释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
※ 脾肉之叹的意思解释、脾肉之叹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髀里肉生 |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