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ì chéng jūn

溃不成军

拼音 kuì bù chéng jūn 注音 ㄎㄨㄟˋ ㄅㄨˋ ㄔㄥˊ ㄐㄨㄣ 繁体 潰不成軍
正音 “溃”,不能读作“guì”。
辨形 溃,右上部不能写作“虫”。
辨析 溃不成军和“落花流水”;都可表示惨败。不同在于“落花流水”仅比喻被击败;溃不成军也可形容因其它原因而溃败。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军事等。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例子 那些洋鬼子被义和团打得溃不成军。
英语 The army has collapsed.
俄语 разбитый наголову
日语 軍隊(ぐんたい)が総崩(そうくず)れになる
近义词 一败涂地 弃甲曳兵
反义词 旗开得胜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贬义 字数 四字 年代 当代 热度 常用

意思解释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 溃不成军的意思解释、溃不成军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一败涂地 一:一旦;涂地:“肝脑涂地”的省略。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弃甲曳兵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旗开得胜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