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ōng táng xiào

哄堂大笑

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注音 ㄏㄨㄥ ㄊㄤˊ ㄉㄚˋ ㄒ一ㄠˋ 繁体 鬨堂大笑
正音 “哄”,不能读作“hèng”。
辨形 “哄”,不能写作“轰”。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出处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例子 因把在筱亭客厅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哄堂大笑。(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英语 the whole room bursting into laughter
俄语 поднялся óбщий хóхот
日语 どっと大笑いをする
德语 homerisches Gelǎchter im ganzen Saal(in schallendes Gelǎchter ausbrechen)
法语 toute la salle éclate de rire(hilarité générale)
近义词 烘堂大笑 捧腹大笑 前俯后仰
反义词 泣不成声 哑然失笑 涕泗滂沱
结构 偏正式 感情 褒义 字数 四字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意思解释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 哄堂大笑的意思解释、哄堂大笑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前俯后仰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哑然失笑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哑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捧腹大笑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涕泗滂沱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烘堂大笑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