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dān

邯郸匍匐

拼音 hán dān pú fú 注音 ㄏㄢˊ ㄉㄢ ㄆㄨˊ ㄈㄨˊ 繁体 邯鄲匍匐
用法 作定语、宾语、分句;指盲目崇拜的人。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例子 著脚绳桥已足忧,邯郸匍匐更堪羞。金·元好问《刘君用可庵》诗之二
近义词 邯郸学步 邯郸重步
结构 紧缩式 感情 中性 字数 四字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意思解释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 邯郸匍匐的意思解释、邯郸匍匐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邯郸重步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