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shēng

普渡众生

拼音 pǔ dù zhòng shēng 注音 ㄆㄨˇ ㄉㄨˋ ㄓㄨㄥˋ ㄕㄥ 繁体 普渡衆生
正音 “众”,不能读作“zòng”。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佛家子弟。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例子 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近义词 救苦救难 博施济众
反义词 趁火打劫 落井下石 乘人之危
结构 动宾式 感情 中性 字数 四字 年代 近代 热度 常用

意思解释

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

※ 普渡众生的意思解释、普渡众生是什么意思由非凡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救苦救难 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落井下石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趁火打劫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